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网络让我看到高原外更大的世界” ——青海藏区“电商州”见闻

    信息发布者:大角牛老
    2017-03-16 10:36:11    来源:中国农村网   转载

     13日上午9点,斗拉加开始用手机查看昨夜的网络订单、和买家在线交流。由于刚学会打字不久,他回复顾客的速度较慢,有时还需依靠电话。身旁不远处,大大小小的箱子和货物被整齐堆放着,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36岁的斗拉加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的一位牧民,放牧外的闲暇时间常在家制作掐丝唐卡。去年9月他开办了一家网店,开始尝试在网络上销售自己的作品。

      斗拉加说,小幅掐丝唐卡定价200元,大的500元,刚上线1个月,他几年来的制作就销售一空。原本从未想过能卖出去的手工艺品,如今成了“香饽饽”。

      更令斗拉加想不到的是,青藏高原的羊粪和黑土都成了值钱的宝贝,不少喜欢种花的内地买家曾询问他能否把相关商品挂在网上。看到广阔的商机,斗拉加开始增加所售商品种类,其中包括当地牧民制作的氆氇绣、牛羊标本、藏服藏饰等,网店的月均收入逐步突破4000元。

      斗拉加说,就在1年前,他周围的大多数牧民还对互联网知之甚少,只知道它是“很难懂的高级东西”,很少有人敢去接触,更不相信能通过这一平台来赚钱。

      去年年初,海北州政府开始分批次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进行电商知识培训,对其中掌握技能和手艺的牧民进行重点引导帮扶。参加完几期培训班后,斗拉加和身边不少人对互联网的认知都发生了巨大转变。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如今的海北州,和斗拉加一样积极融入互联网、通过电商致富的牧民已不在少数。除售卖民族手工艺品外,一些牧民还在网上做起了牦牛肉生意。

      家住海北州门源县的尕藏端智是该县的一名养殖大户,去年年初他在政府引导下通过政策性低息贷款注册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每周周末,尕藏端智通过分析一周的预订订单量决定牦牛的屠宰数量,周一将经过真空包装、加装冰袋的箱装牛肉运至西宁机场,顾客第二天就可收货。

      “不少买家吃到正宗的高原有机牦牛肉后都给予好评,成为老顾客。一些内地火锅店、牛排店在试购之后还成了大客户。”尕藏端智说,去年一年,他通过电商平台共卖出牦牛肉近4吨,净赚4万余元,相关商品广销四川、北京、广东等地,一度供不应求。

      近两年,成立电商企业的牧民在海北州越来越多。海北州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海北州已有63家企业入驻各大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额达3098万元,在青海藏区排名前列,成为该省的“电商示范州”。

      海北州副州长多杰告诉记者,为让一些不懂汉文的藏区群众也能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该州于去年10月建成我国首个汉藏双语电商平台,除为牧民提供免费网店入驻服务外,该平台还提供信息发布、上门家政、内地工业品下乡等便民服务。

      该平台负责人洛藏介绍,网站上线至今已有30多家各地企业、100多家私营网店入驻,截至目前销售额超过20万元,不少人将该平台称为“藏区淘宝”。

      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牧民索南才让是该平台的一位卖家,最近刚摸着门道,生意渐渐步入正轨。他告诉记者,电商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慢慢变鼓的腰包,还有不断变宽的眼界。“网络让我看到高原外更大的世界。在经营网店、和内地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索南才让告诉记者,以前因为语言不通不敢出远门,他连省会西宁市都没去过,以后打算常去外面看看。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